早市上的残疾人
来源:呼和浩特市残疾人专职委员   时间:2015-08-13   作者:刘丽波

    我家楼旁边的那条街道成了早市,来早市摆摊的人多起来,城管人员给摊主划定了区域,城管人员文明执法,摊主们也就自觉遵守规则。

 

    那天,我和母亲逛早市,发现有个菜摊摆的地方不对呀。它怎么到了拐角过来的这条东西街道门脸房的前面?其他摊子不都摆在南北那条街两旁吗?这条东西街道不是不容许摆摊吗?城管怎么也不管?后面那个五金门市部的店主怎么也不撵走?其他摊主怎么也不嚷嚷,不来抢摊位?

 

    好奇地走进,母亲对我说:“摊主是一对残疾夫妻,丈夫独臂,妻子下肢截瘫。”

 

    我心头一震。那疑云也随之消散。显然,这对残疾夫妻受到了从城管到业主到摊主的照顾,没有人因为他们占了好位置而抱不平。怎样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呢?——早市是大家的,无论是健全人,还是残疾人,大家只要愿意付出勤劳,都可以来这里摆摊,这是种平等;然而,具体到这对重度残疾夫妻,大家为这对残疾夫妻提供一个适当的,也不会影响大家做生意的摊位,让这对残疾夫妻的菜早点卖出去收摊,这也是种平等,是为残疾人创造条件,让他们能自食其力,有尊严地生活,的平等。

 

    每天丈夫蹬着电动三轮车贩菜,再用三轮车拉着妻子和菜蔬到早市,把蔬菜搬下来,把妻子抱下来……这一连串的动作都是考验,考验还在后面,丈夫一只手给人取菜可以,称斤两可以用电子秤,把菜往塑料袋里装就有难度了,给人找钱也是个难题,这些就需要坐在地上的妻子配合……有时候,天气不好,丈夫还坚持出摊,妻子就不能跟来了,那时候,丈夫一人卖菜,如果那塑料袋不听使唤,半天搓不开,他会抱歉地对顾客笑笑:“麻烦您自己装吧。”顾客也不会计较,不会要求他必须为自己服务到底。

 

    尊重他们勤劳的人格,体谅他们的难处,在不伤及他们的自尊的情况下帮助他们,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,感受到社会上人们的理解尊重与关爱,而这一切,又都是那么自然,如我们每天沐浴的阳光,呼吸的空气……

 

    这对残疾夫妻的菜蔬的确卖的很快。这倒不完全因为人们的同情,他的菜卖的一般都比较便宜,所以他的摊子能很快收起来,回家。

 

    几次买菜下来,知道了一些他们的情况——他们不是本地人,家在农村,孩子出来打工,他们吃低保,为了让生活更好一点,他们就出来在郊区租了间平房住下,来早市卖菜。在他们的话语里,是对生活的知足,他们说,剩下品相不好的菜拉回去自己吃,每天菜都有了,挣的钱除去每月300元的房租,还能有余款,存着做养老钱……

 

    渐渐地,我发现早市上,摊主是残疾人的还不只是这对夫妻,他们也都从容地来,坦然地走,早市上,摇着轮椅来买菜的残疾人也多了起来,早市上,或行色匆匆,或慢悠悠逛街选菜的人们已然习惯了这些残疾人的存在,习惯了他们或在街旁做摊主,或也是买菜者中的一员,他们需要人帮忙时,人们搭把手,也很平常,如水的平淡日子,就这样平常地过去,早市的路上,各种脚步走过,其中自然包括拐杖、盲杖、轮椅的点击和车辙,这些也是城市文明的印记,是残疾人融入健全人生活,共同劳动就业的城市动画……